中醫“國字號”來了!市中醫院舉行國醫大師陳紹宏傳承創新分中心(眉山)揭牌儀式!
2025-03-21
發布時間:2025-04-18 本文來源:yh86銀河 瀏覽量:
慢性腎臟病(CKD)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,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。科學合理的飲食管理是延緩病情進展、改善預后的重要手段。本文將為您詳細介紹慢性腎臟病患者的飲食原則,幫助您通過日常飲食守護腎臟健康。
1. 控制蛋白質攝入:減輕腎臟負擔
蛋白質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,但過量攝入會增加腎臟負擔。慢性腎臟病患者應根據病情階段合理控制蛋白質攝入:早期(CKD 1-3期):每日蛋白質攝入量為0.6-0.8克/公斤體重,以優質蛋白為主。晚期(CKD 4-5期):進一步限制至0.6克/公斤體重/天。優質蛋白來源:雞蛋、魚、瘦肉、牛奶、大豆制品等。
2. 限制鈉鹽攝入:控制血壓,減輕水腫
高鹽飲食會導致血壓升高和水腫,加重腎臟負擔。慢性腎臟病患者應嚴格控制鈉鹽攝入:每日鈉攝入量:不超過2-3克。飲食建議:避免高鹽食物,如咸菜、腌制品、加工食品。烹飪時用香料、檸檬汁等代替鹽調味。
3. 控制鉀攝入:預防高鉀血癥
慢性腎臟病患者容易出現高鉀血癥,嚴重時可危及生命。因此,需注意控制鉀的攝入:避免高鉀食物:如香蕉、橙子、土豆、菠菜、番茄等。降鉀小技巧:蔬菜切塊浸泡或焯水后再烹飪,可減少鉀含量。
4. 限制磷攝入:保護骨骼和心血管
高磷血癥是慢性腎臟病的常見并發癥,可導致骨骼和心血管疾病。患者應限制磷的攝入:避免高磷食物:如奶制品、堅果、碳酸飲料、加工食品。選擇低磷蛋白來源:如雞蛋白、瘦肉等。
5. 控制液體攝入:預防水腫和心衰對于水腫或尿量減少的患者,需嚴格控制液體攝入:每日液體攝入量:通常為前一日尿量加500毫升。飲食建議:減少湯、粥等高水分食物的攝入,避免過量飲水。
6. 保證足夠熱量:避免營養不良
慢性腎臟病患者在限制蛋白質的同時,需保證足夠的熱量攝入,以避免營養不良:每日熱量需求:30-35千卡/公斤體重。熱量來源:增加碳水化合物(如米飯、面條)和健康脂肪(如橄欖油、魚油)的攝入。
7. 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:預防缺乏
慢性腎臟病患者常伴有維生素和礦物質缺乏,需在醫生指導下適當補充:常見缺乏營養素:維生素D、B族維生素、鐵、鈣等。注意事項:避免自行服用含鉀或磷的補充劑。
慢性腎臟病患者的飲食需根據病情階段、并發癥及實驗室檢查結果進行個性化調整。建議定期監測腎功能、電解質等指標,并在醫生和營養師的指導下制定飲食計劃。
9. 健康生活方式:全面保護腎臟
除了飲食管理,慢性腎臟病患者還應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:
戒煙限酒:避免加重腎臟負擔。適量運動:改善代謝,控制體重。定期復查:監測腎功能和營養狀況,及時調整治療方案。
中醫“國字號”來了!市中醫院舉行國醫大師陳紹宏傳承創新分中心(眉山)揭牌儀式!
2025-03-21
2016-10-19
2017-02-21
2024-05-16
2016-09-19
2017-01-18